雞蛋風暴「食不安心」!王欣儀要求「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」應發揮效用  
日期:2023-09-19    
台北市議員王欣儀研究室新聞稿 112.09.19

農業部進口的雞蛋,風暴一波接一波,市議員王欣儀表示,近日跑中秋節里鄰活動,發現許多民眾對於政府處理「蛋」的方式感到極度憤怒!這些進口蛋的流向?正確效期為何?有多少顆進口蛋洗進台灣通路當成台灣蛋賣?市面上的早餐店、滷蛋、茶葉蛋、蚵仔煎等都需要用到蛋,到底哪些能吃?哪些不能吃?等問題究竟能從何得知?

繼廠商「誤標效期」全面下架,現在又有廠商把進口雞蛋混充成「國產雞蛋」,人民實在「食不安心」;經桃園市政府強力追查,發現有工廠從中央畜產會,取得巴西、泰國、土耳其等國進口的雞蛋製成未殺菌液蛋,竟然將產地標成「台灣」,其它散裝蛋,更是在未標示產地的情況下,已經賣給早餐店、雜貨店、攤販等,恐怕早就已經進到民眾的肚子裡!

王欣儀指出,台北市政府早在104年已建置「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」,105年臺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公告實施、賦予法源。
平台上共有16個主題專區,方便民眾搜尋安心店家。
但她近日實際上平台檢視,發現瀏覽人次卻是寥寥無幾,像是連鎖早餐專區、西式連鎖速食專區、夜市專區、傳統市場專區等瀏覽人次僅4、500人次,
花費公帑建置的平台卻鮮少人用,形同虛設!
且即便許多餐飲業者標榜用的是台灣雞蛋,現今又有多少可信度?

王欣儀擔憂,根據臺北市食安自治條例規定,針對衛生局公告類別或規模之食品業者,應加入食材登錄平台,公開食材來源。
但相關資料是由業者提供並揭露於平台上,倘若食材(來源或工廠)資訊為假,衛生局又沒有嚴謹、周全的稽核機制,讓民眾誤信為真,不就等同政府帶頭詐欺市民?

王欣儀表示,台北市政府存在既有的食材登錄平台,在關鍵時刻就應該要發揮作用!
針對近日雞蛋風波引發的民怨,她已要求北市府衛生局應依照臺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,確實要求業者揭露食材來源資訊必須詳實,並且要公告周知,讓民眾知道且能安心選用;而衛生局也應想辦法做好源頭把關及事實查核!
臺北市議員 王欣儀 議員研究室
上版日期:2023-09-19